前言
你有沒有發現很多人都會在逛超市結賬前,都會前往收銀臺附近去逛逛,他們逛得就是“臨期食品”專區。
這種臨期食品在國內的爆火看著好像挺不合常理的,畢竟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,國民生活的富足,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已經上了一個臺階了。就食品方面來說,簡單的吃飽顯然不符合現在人們的要求,人們要求已經變成了吃得好,吃得健康。
于是,人們在購買食品時會更加得注重產品的品牌、產地、保質期和生產日期等具體信息,以避免買到不衛生的三無產品或者過期食品。過期在廣大消費者眼中已經成為一個產品好壞的重要評判標準,畢竟過期食品可不僅僅是不好吃的問題,變質的食品是會嚴重威脅健康的。而且我們花錢肯定不希望買到壞的產品。
然而,在中國受到熱烈追捧的臨期食品與這樣的觀點完全背道而馳?!芭R期”從字面意思來理解就是接近保質期,馬上過期的食品。按照人們的觀點,這種面臨過期的食品是不符合優質產品的要求的。
但是現在,臨期食品銷售量較高,而且銷售面也很廣。按照常理來說,這就是一種“撿小便宜”的行為,購買人群應該只有比較“計較”的大媽們。然而,現實是我國很多年輕人也參與進來,并樂在其中。
臨期食品的出現其實并不難理解。只要一種商品在營銷和產品質量等各方面做得不好,就會出現滯銷問題。眾所周知,食品都是有保質期的,這些滯銷品一般很難再賣出去,所以就變成了臨期食品。還有一部分是因為產品生產或者經銷商進貨時高估了產品的吸引力,瘋狂囤貨,結果市場并不買賬,這批產品就被迫堆在倉庫吃灰。
商家肯定不會希望自己進的貨全部砸在自己的手里,但是這批產品因為保質期的原因吸引力不高,根本賣不出去,又不能違法強行更改保質期商家售賣。這時候為了處理掉這樣的產品,臨期食品的售賣方式就出現了。
商家們希望以低廉的價格換取更高的銷量,以保證自己在絕對虧損的前提下還能撈回一筆,不至于虧得那么慘。這是獨屬于商家的智慧,同時也是消費者的福氣。
因為臨期食品的售賣目的都是在保質期到達之前賣出,所以價格會一降再降。原本賣1塊的產品處于臨期階段時會只賣3塊,5塊。除了低價之外,還有的商家想出來臨期食品的另一種銷售方式,那就是“捆綁銷售”。比如一件不出名的產品捆綁一件比較出名的產品,因為兩者都是臨期食品,價格再降。這時候的誘惑是十分巨大的,買幾送幾實在很難拒絕。
在中國十分火爆的臨期食品在國外卻失去了市場,國外的人們似乎都對臨期食品不屑一顧。即使臨期食品有低價但是它的“臨期”屬性勸退了他們,他們會轉過身選擇原價的、離保質期還遠的產品。
臨期食品在國外幾乎賣不出去怎么辦呢?這些產品不可能不處理,于是很多國外的商家都會選擇直接捐獻或者送給生活困難的人,總得來說就是只能杜絕浪費但不可能再賺到什么錢。
在中國,這種現象根本不存在,人們對臨期食品都很看好??赡苁侵袊俗怨乓詠淼墓潈€思想造成的,許多人都認為只要沒過期,這些食品都沒什么問題。而且很多人都有“少花的錢就是賺到的錢”的積極思想,于是我國人民十分樂在其中,畢竟臨期食品是真的“香”。
商家們看到臨期食品在我國的巨大反響,也紛紛做出回應?,F在很多超市的臨期食品不再處于不起眼的小角落,而是直接霸占一整個商品柜臺。這種大規模的舉動引起了一些人的疑惑?有人就不理解了,這種低價銷售對商家有什么好處?
簡單來說,和普通產品差不多都是靠賺差價。一般的臨期食品商家會到超市和批發商處進貨,這個時候的進貨價已經比原價低很多了,這個時候再在進貨價上稍微提一點價就能獲得不錯的利潤。
最重要的是,賣臨期食品的商家有的甚至不是為了賺錢只是為了不虧,想要快一點消掉這一大批臨期食品。臨期食品只要能賣出去,就有收入,總比直接送去銷毀要好得多。
結語
所以,其實我們只要在食用臨期食品時關注一下保質期就可以了,不用擔心這種低價買到的是偽劣產品。那么,你在生活中會購買臨期食品嗎?
今日話題:如此受國人喜愛,市面上的“臨期食品”可以吃嗎?家家戶戶都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