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今天的正式分享前,小美想先問大家一個問題。假如你正在逛超市,突然瞄到平常舍不得買的蛋糕正在打半價,內心一陣竊喜,但嚴謹的你沒忘再看一眼生產日期,還有2天過期,買還是不買?
在商場超市,經常會有一些臨期食品打出令人心動的價格,吸引消費者的目光。由于還在保質期內,價格也相對便宜,使得臨期食品熱度持續上升,似乎已成為一種新的消費趨勢。
圖片及資料來源網絡
01、臨期食品如何界定,是否安全?
食品保質期是人為決定的,而不是食物變質的時間。食品保質期的概念是指在食品保質期內,商家保證食品的風味和口味與產品的描述一致。而所謂的“到期”,也仍然在這個保證的范圍之內;超過了這個保證的期限,也只是廠家不再“保證”沒有壞掉。
成都中醫藥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食品科學教研室孟曉副教授介紹,國家并沒有明確規定臨近保質期多少時間才算是臨期食品。部分城市出臺的相關文件中有對臨期食品時間的界定,可供參考。
以北京為例:
1.像罐頭、糖果等食品保質期為一年以上的,期滿之日前45天。
2. 保質期30天以上不足90天的,期滿之日前10天。
3. 部分乳制品保質期16天以上不足30天的,期滿之日前5天。
4. 新鮮面包,點心保質期少于15天的,期滿之日前1至4天。
臨期食品并非過期食品,它是指臨近保質期的食品,仍屬于安全食品的范圍。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明確規定:對即將到保質期的食品,應當在陳列場所向消費者作出醒目提示。所以一般到商場或者超市都有顯目的字符標識。
02、食品保質期的長短由什么決定?
如果一款食品中,添加了可以抑制微生物生長的物質(即防腐劑),或者采用了「密封包裝 + 徹底滅菌」的工藝,那它的保質期就會很長;
否則保質期就可能比較短,原因是它抑制了致病菌,比如沙門氏菌、李斯特菌、肉毒梭菌等,所以微生物的控制,直接影響著食物的保質期。如果它們大量繁殖的話,可能會導致嚴重的食物中毒。
03、食品保質期和保存期有什么不同?
食品的保質期和保存期雖然只有一字之差,卻有著根本的區別,往往被大部分消費者所忽略,有的甚至將二者當成一回事。
保質期:是指在標簽上規定的儲存條件下,保持食品質量(品質)的期限。在此期限,食品完全適于銷售,并符合標簽上或產品標準中所規定的質量(品質);超過此期限,在一定時間內食品仍然是可以食用的。
保存期:(推薦的最終食用日期)是指在標簽上規定的條件下,食品可以食用的最終日期;超過此期限,產品質量(品質)可能發生變化,食品不再適于銷售和食用。
04、臨期食品挑選&儲存有門道
任何一個產品的保質期,都有一定的儲藏條件要求,所以,消費者在關注保質期之外,還需要關注食品的儲存條件要求。
一般來說,儲藏溫度越高,同樣一種食品的保質期越短。比如說,-18℃下能保存12個月,不等于-8℃下也能存這么長時間。冷藏食品往往并不能全程在包裝上標注的冷藏溫度下儲藏,如果是這樣,就會提前過期,比如熟食等。
此外,冷凍食品包裝上都寫著-18℃下保質多少個月,實際上它并沒有辦法做到在運輸中和超市里完全保持穩定在-18℃下。因此,購買這些冷鏈食品時,不要到臨界期再買,還是買那些最新出廠的產品比較放心。反之,如糖果、蜂蜜、糖分很高的固體飲料等等,它們放幾年實際上都不會有安全問題,因為太干了,微生物沒法繁殖。
食品的宿命只有兩種:被吃掉,或者被扔掉。在全球范圍內每年有約13億噸糧食被浪費掉,而且大部分都還沒過期。臨期食品不說能避免絕對損耗,但也能減少一部分合格食品的浪費;再者,臨期又不等于過期,還是同樣的食品,保證你不變的生活質量~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責任編輯: